2022佛山市工業(yè)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名單出爐,佛山市評審出的“工業(yè)互聯網應用標桿”有20個,科達液壓位列其中。據了解,其專注于高壓柱塞泵領域,正是制約我國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35項“卡脖子”技術之一。
公開數據顯示,佛山全市有近10萬家規(guī)模以上的工業(yè)企業(yè),其中中小企業(yè)數量占比達95%以上,制造業(yè)占GDP比例超過50%。佛山市政府提出,未來5年規(guī)模以上企業(yè)要80%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(fā)展。
▲科達液壓總經理楊軍
科達液壓總經理楊軍介紹說,推進數字化改造,給科達液壓帶來了市場、研發(fā)與制造一體化高效協(xié)同。數字賦能自動產線后,科達液壓的新產品推出周期縮短三分之一;工廠零部件加工合格率提升3%,生產計劃完成率達95%以上,庫存準確達99.3%,同時車間生產人員減少了60%。
走進科達液壓的 “工業(yè)互聯網應用標桿”車間,科達液壓的智能數控可追溯柔性裝配線上,3名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裝配著高壓柱塞泵。作為高精密心臟件,高壓柱塞泵的組裝涉及上百個零件,但不用擔心工人哪一步可能裝錯,因為他們面前的零部件盒子已經實現智能化,每個盒子前面都有相應的信號燈和傳感器,裝配到哪一步哪個盒子的信號燈便會亮起。工人從亮燈的盒子取出相應的零部件,按照顯示屏顯示流程安裝,未亮燈則無法取件,自動化設計杜絕了由人為因素帶來的“漏裝和錯裝”失誤。
▲智能數控可追溯柔性裝配線
據楊軍介紹,以前這條裝配線需要7位員工駐守,現在經智能化升級后,所需工人人數減少了一半以上,3名工人便能完成全部裝配和檢測工作。其FMS數字智能高效柔性黑燈產線全自動化,全程只需要上下料操作員2人即可實現多種型號工件加工的快速切換,產線24小時運轉,年產量大幅提升到了20000臺左右。
楊軍透露,過去3年科達液壓累計投入超過6000萬元用于工廠的數字化升級。去年主營產品銷售收入是1.5億元,凈利潤2100萬元。如此大手筆且堅定地投入做轉型,最直接的原因是來自于客戶對高端產品的需求。
科達液壓攜手美云智數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,相繼引進FMS數字智能高效柔性黑燈產線、智能數控可追溯柔性裝配線等先進產線,實現從研發(fā)到庫存、財務全流程的企業(yè)信息一體化管理。數智化改造帶來的成果顯著,科達液壓從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華麗轉身,也為佛山中小制造企業(yè)樹立了一個標桿樣本。
目前,科達液壓累計有數萬臺自主研發(fā)的大排量高壓柱塞泵和斜軸柱塞馬達,應用于各行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和國家重大工程,成功替代進口,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-港珠澳大橋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深水港區(qū)-洋山港、三峽大壩以及“南水北調”水利工程等均有應用,科達高端伺服泵還批量應用于出口歐洲的10艘豪華郵輪?!案邏褐谩焙诵募夹g也實現批量國產化與應用,成為中國高端高壓柱塞泵重點企業(yè)。
科達液壓已經實現從傳統(tǒng)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華麗轉型,轉型升級數字工廠也讓科達液壓登上新高度。
“數字化轉型、數字化工廠,是一個必選題,給企業(yè)帶來競爭力的提升。”據楊軍介紹,當前科達液壓的人均產銷值接近歐洲水平,年銷值遞增30%、凈利潤率12.7%、復合增長率20%。一線工人占比降低至32%,研發(fā)人員提高到33%,泵產能同比上年從335臺/月提高到1000多臺/月。
楊軍表示,當前隨著國內高品質柱塞泵的國產化進程正在加快,公司的高端液壓泵也已經成功打入歐洲市場,躋身全球頂尖船舶、海工裝備和盾構機配套行列。數智化轉型成功的科達液壓,將乘著數字化智能化打造高端制造型企業(yè)的東風,行穩(wěn)致遠。
2021年7月,佛山發(fā)布推進制造業(yè)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磅政策,單個企業(yè)扶持資金總額最高達到1億元,補貼力度空前,補貼方式精準。今年佛山市開展了新一年的推進制造業(yè)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(fā)展扶持資金申報,2022年佛山市工業(yè)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的申報和評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啟。
美云智數旗下工業(yè)互聯網平臺“美擎”今年也被遴選為國家級“雙跨平臺”,基于這個平臺,美云智數跨行業(yè)、跨領域共創(chuàng)數字新生態(tài)。在本次“2022年佛山市工業(yè)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”中,美云智數積極賦能汽車汽配、家居建材、裝備制造、家電行業(yè)等領域,助力科達液壓、蒙娜麗莎、賽恩特、恒力泰等大中小型企業(yè)獲評“工業(yè)互聯網應用標桿”。